• 2009-03-19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中時電子報/陳南宗綜合報導】

    大陸安利團以貴客之姿抵達台灣,引爆觀光錢潮,短短數日,「看上眼的都想買」,「端上桌的都想吃」,團員的驚人消費能力超乎台灣商家預期,直言人民幣、美鈔數到手軟,飽受景氣低迷之苦的台灣民眾,面對這一波陸客大手筆砸錢的刺激,彷彿提前看見觀光產業振興的一線曙光。

    萬人頂級陸客團遊台,不只是錢進台灣的意義,在消弭兩岸敵意、化解歧見的層面上,實也作出了正面貢獻。雙方當局透過類似的實質利益交流與人際接觸,增加兩岸關係的良性互動,畢竟,政治人物間的高手過招與平民百姓的現實生活相距甚遠,刻意以張牙舞爪、針鋒相對的動作製造緊張,既屬徒然,也對彼此感情造成傷害。例如,對陸客撒錢消費這樣你情我願的商業行為,有國內媒體謂之「囂張」,致使安利團員大惑不解:「花錢來玩有問題嗎?」──足見,必須隔絕政治雜音對民生議題的侵擾,吾人才能站在一個較為「公正」、「精確」的角度,仔細評估陸客激增與搶救台灣經濟之間的關聯性。

    那麼,陸客絡繹不絕來台消費,是否真的能夠搶救台灣經濟

    根據中時電子報線上民調的統計結果,從3月16日上午10:13開始投票,截至3月19日下午2:30為止,投票者認為陸客遊台「不無小補,還須更多活水」的票數居首,佔49%;持正面看法,認為「刺激孱弱內需,帶動地方經濟」的票數則佔23%。從兩者合計超過七成的投票結果來看,陸客觀光團對搶救台灣經濟的貢獻度,顯然多數網友是懷抱樂觀想像的。

    不過,另一方面,持觀望態度的投票者認為「受益行業有限,無關痛癢」的比例也接近三成(達27.4%),從此一角度來看,或許,安利觀光團在台引爆的激情,除了再次體現兩岸民間交流日益綿密的事實,也為台灣帶來某些自我檢視的機會,值得有關當局深入研究。

    譬如,迎接陸客大規模登台的通關準備,人民幣兌換,服務據點的軟硬體設施更新問題等等,如何讓來訪的陸客感到賓至如歸,進而吸引更多的訪問人潮,遂成為創造未來商機的關鍵決勝點。政府若能做好相應工作,不限縮於觀光產業,往後舉凡兩岸參訪、貿易合作或文化交流等活動,皆有機會擴延至其他產業,為台灣經濟引入更多活水,今日的陸客遊台或許就不是「無關痛癢」的議題。

 

陸客捐錢做公益,和平及愛瀰漫兩岸

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   2009-03-20 09:51:58  


  作者:劉性仁 台北市 大學兼任講師

  日前大陸安利團來台觀光,其中有一個舉動,觸動筆者的心弦,讓我回想到過去台灣九二一大地震與大陸四川地震,那種兩岸“人飢己飢、人溺己溺”互相救助的精神又重現了,大陸安利團捐贈四百萬元給台灣“陽光基金會”,鼓勵台灣燒燙傷及顏面受傷的兒童不要放棄希望,繼續努力求學。這項義舉,可謂在商業購物活動中注入了一股人道的暖流,遊客除了大量消費活動外,這種人道的關懷,對台灣弱勢族群的關心,才是真正讓台灣人點滴在心頭的事。 

  自由時報及泛綠獨派人士及不樂見兩岸交流的民眾,對於大陸安利團來台,莫不批評,以檢視其一舉一動,不惜以抗議行為,甚至是連招待表現的內容都存有反對意見,還以暴力違法的行為破壞遊艇,他們的行為十分不足取,但理性探究他們的內心其實很值得同情,因為他們內心充滿了矛盾、焦慮與不安的情緒,因為接受幫助的人,不會有過度的政治聯想,不會有矛盾與焦慮之心,但這些抗議與批評者卻終日受困於不安的情緒,他們不願承認,這些捐款與消費的款項,卻是很多台灣民眾的救命錢與希望,筆者看到純樸的原住民同胞拼命趕工,就是為了準備要迎接下一波大陸觀光客,同時將台灣最好及有紀念性的東西呈現在所有觀光客的面前,難道他們的想法有錯嗎? 

  許多媒體多從商業的角度來看待陸客來訪,然而若從文化面及社會面來看,安利團來台,讓台灣民眾見識到大陸同胞的豪爽,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差異與用語,或許一些擺闊的動作讓台灣民眾的觀感不好,很不舒服,但某種程度或許就是文化上的差異,有錢雖不是萬能,但現實的情況是有錢就是一種實力的展現,有部分媒體甚至從殺價的角度來批評陸客,試問台灣民眾到任何國家去觀光,如果能殺價,難道就會不殺價嗎?這是基於人性,和來自哪個地方並無關係。 

  此外,根據台灣中時電子報線上民調的統計結果指出,多數投票者認為陸客遊台不無小補,並且還須更多活水;民調結果對陸客遊台持正面看法合計超過七成,這七成就是台灣理性的來源與動力,也就是振興台灣經濟的助力者,而另外三成,則是在怎麼樣都不會對兩岸交流樂觀其成,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意見,但卻不必照著他們的想法來行事。 

  大陸安利團來訪,走訪中台禪寺之行,每一位遊客對於神佛虔誠的參拜,將香油錢敬獻給神佛,這說明其實兩岸人民對於神佛信仰都是一樣的,除了希望神佛能保佑平安,更希望能夠心想事成,捐香油錢這是每一位香客的心意,捐多少不重要,神佛也不會拒收信徒們的心意,不管信徒來自哪裡,這就是最單純的文化交流活動。 

  如果台灣人民能夠理性持平客觀地看待陸客來台,我們需要檢討的是相關配套措施到底準備好了沒?即使沒有完全準備好,仍有一次又一次改進的空間,多年來我們致力推動行銷台灣,將台灣好的一面介紹給世人,除了硬體推銷外,軟實力的推銷更為重要,我們要找回台灣的善良與好客,揚棄過度不必要的政治解讀,倘若從人道與文化來看,就根本不會有對陸客過度“囂張”的批評與質疑,看到今日大陸安利團的遊客表現,筆者並不意外,因為他們本身就充滿了商業氣息與金錢味,他們的一言一行故不難理解,倘若今日來的是大陸學術團或是文化交流團,相信就有不同現象的呈現,但無論如何,這也讓台灣回想到過去,筆者建議未來遊台的陸客們,或許應該更內斂,少談一些錢及商業的東西,多談一些人道關懷與有促進增進兩岸人民瞭解的事,使日後來的大陸遊客,或許會玩的更盡興,彼此兩岸留下的印象會更好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05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