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科大工商設計系今年畢業生廖思婷的畢業製作短片「替代品」 (Substitute),以黏土人偶爆肝等畫面,呈現上班族無奈心情,入圍德國柏林短片影展觀眾票選獎,也是廿五件入圍影片中,唯一一件台灣作品。

「替代品」指的就是可憐上班族面對龐大工作壓力,不但超時工作,還必須過著換肝、換腦等的爆肝生活,但最終只是老闆的替代品。

廖思婷說,她拍這部短片時,以設計師工作辛苦、上班族工作壓力大來發想,在影片中,人的器官可以替換,上班族沒有空上廁所,要交由清潔婦來收拾,將膀胱拿去廁所倒尿清理。

不僅如此,肝也可以換,短片中男主角換到黑心的肝,最後爆肝、吐血而死,想不到卻做出令老闆激賞的作品;苦幹實幹的人累到死,波霸女同事隨便做事卻可受長官肯定,種種寫實反諷,讓這影片受到觀眾的歡迎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傳統行業裡老闆只能給我們位子 ~不能給我們未來

上班辛苦工作20年(幸運的話)

離開了公司後你辛苦打拼的位子還是老闆的

現在的工作恐怖的不是被淘汰~而是被取代

當年華老去體力不再的時候

有一天我們也可能變成別人的替代品

很多人錯把職業當事業!!!

辛苦的上班族們~好好想想吧!!!!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05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